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04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郭晓玲 徐丽平)不久以后,在我区的奶茶店买奶茶,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店内的二维码,就能知道这家店的所有信息,包括奶茶的从业人员健康证、产品信息。4月16日,记者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的媒体通气会上获悉,我区将创新推行自制奶茶行业“一店一码”。
“通过扫描每家奶茶店的二维码,就能清晰全面地查看该店的所有信息,从而实现监管部门、经营者、消费者三方信息共享,让消费者也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合力。”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於云国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1月15日至3月31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开展奶茶行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主要采取“现场检查+食品抽检”方式,对全区奶茶店开展地毯式排查。
截至目前,我区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具备现场制售奶茶条件的经营店铺共150家。於云国告诉记者,在排查过程中,虽然奶茶原材料的检测均为合格,但虚假宣传、原材料过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人体可能有影响的成分未标注消费提醒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
为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设计并建立“区自制奶茶行业监管信息公示系统”,将奶茶店的监管信息(包括奶茶店的基本情况、监管部门检查情况、行政处罚、食品抽检等信息)、奶茶店的经营信息(包括从业人员健康证、奶茶产品配料等信息)全部汇总纳入系统,形成专属二维码,张贴在每家奶茶店的醒目位置。
目前,已完成全部150家奶茶店的实地检查,重点关注5个方面问题:是否存在虚假宣传现象;食品及原料是否超过保质期,原料索证索票和购货台帐是否齐全;自制饮品是否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环境卫生条件和操作是否规范。
此次检查结果及立案处罚信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会及时公布在区政府网站及省局网站上,向社会公示。同时,也希望借此次通气会机会,加大对不合规奶茶店的曝光力度,有效引导消费。特别是通过此次机会,要求辖区所有奶茶店经营者做好自查工作,对照此次专项行动的结果,盘点、清理库存,加强内部管理,营造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目前,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别对涉嫌在商品上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和涉嫌使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共立案24起,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此外,区消保委相关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自制奶茶消费时要选择合法合规的奶茶经营场所,奶茶应适量消费,特殊人群应谨慎饮用奶茶。
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破解奶茶行业潜规则,4月16日,媒体通气会后,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的自制奶茶进行了突击检查。在对古茗(西门路店)和一点点(十字马路店)检查后,发现两家店的卫生状况基本良好,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等均已张贴。同时,在店内醒目位置张贴有自制奶茶监管信息的公示,并配有儿童、妇女、高血压病或心脏病患等特殊人群避免过量饮用奶茶的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