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网闻联播  >  悠游浙江  >  美食

缙云美食:大洋柴灰粽

2019年02月21日 09:07:00   来源:浙江在线-中国缙云新闻网 通讯员 上官琳儿 

  大洋柴灰粽,做工独特,其包粽子的糯米,以祖传的特选柴灰水浸泡,又以柴灰水煮熟,形成颇具大洋特色的粽子而被大众所熟知。

  大洋柴灰粽的制作,从准备到出锅,都有独特的讲究。准备前,要采集柴灰和栀子果(山栀)。柴灰是由当地一种青柴燃烧而成,可以现砍现烧。等青柴烧成灰后,要准备一个篮子,在篮子的内里一圈铺上纱布,然后把柴灰倒入篮子中,将篮子放到锅里,慢慢完成沥汁工序。然后把糯米浸泡到柴灰水中,加入栀子果汁,浸透后,白色的糯米顿时变成金黄色。

  接下来开始包粽子,将箬叶卷成漏斗状,倒入糯米,放入咸猪肉、梅干菜、笋干、豆沙等馅料,再放上一层糯米,用箬叶包裹好之后,拿起准备好的两根龙须草扎紧,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柴灰粽,加入柴灰水,不仅可延长粽子的保存时间,还能让粽子更有嚼劲。栀子果是天然的染色剂,还能助消化。龙须草也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柴灰粽的美丽传说:

  相传,轩辕黄帝在仙都鼎湖峰驭龙升仙后,峰巅的丹鼎也飞升天庭,唯留下一大堆炼丹烧过的柴灰。当地百姓们想:“食鼎中仙丹可以升仙,柴灰也定非等闲之物。”于是纷纷拿回家中,想着法子享用,以期长生。临近端午时,一位老婆婆用沸水浸泡柴灰,滤取汁液浸米包粽、煮粽。这时发现粽子色泽嫩黄,香气扑鼻,于是邻里纷纷效仿。

  而人杰地灵的大洋,有着高山上特殊的“硬壳乔”青柴来奉献,有着大山里野生山栀来滋养,有着集天地之精华的山水来温润。

  大洋柴灰粽,它和大洋番薯干,千层糕,糖肉糕等舌尖上的美食一同诱惑着人们的味蕾,而大洋更是跻身进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

  如今,大洋柴灰粽在大洋创业者的带动下,已从深闺飘香到了城市,更是借力“互联网”,走俏杭州、上海等地,让更多人见证了大洋柴灰粽的天然纯朴,尝到了其独特的口味,也让大洋的乡愁味道感动更多人的舌尖味蕾。

编辑:陈革林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