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网闻联播  >  社会生活

70年,一“路”向前

2019年09月23日 09:37:13   来源:椒江新闻网 林琦 

  

民国时期的老码头  

90年代的海门港  

现在的椒江一桥

  (部分图片由区交通运输局提供)

  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09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林琦)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70年沧海巨变,椒江交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难到畅”的跨越式发展。

  70年书写华章,椒江已经是路通百业兴、民富客运忙,大桥跨越南北两岸、天堑已变通途的新港城。

  70年一路向前,椒江以笃定的意志、大刀阔斧的魄力推动交通事业大发展,也因此收获了经济社会阔步前行的澎湃动力。

  城以港兴港以城荣

  历史的指针拨回到70年前。

  海门老港区自清末开埠以来,逐渐发展成为沿海主要的对外开放口岸,是台州市最主要的外贸港区。

  解放前,海门港没有一艘能航行沿海的轮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海门港才逐渐恢复生机。

  1960年8月31日,浙江省第一座3000吨级高桩框架码头——海门港1号码头建成。

  1975年7月1日,两艘钢质新客轮“浙江403”“浙江404”正式通航椒申线,在海门、上海两地隔天对开。直航上海的大轮船,也给大家带来了来自上海丰富物资,煤炭、化肥、粮食、水泥,以及棉毛衫、牙膏、香皂等各种日用百货,甚至还有手表等“奢侈品”。很长一段时间,它们都是海门人的骄傲。

  曾经在404客轮上当过服务员的老海门人梁美英,至今都记着当时一票难求的情景。

  那个时候,售票大厅里总是排着很长的买票队伍。好多亲戚朋友都把买票的事托付给她。她说,要是买到五等舱的票,还得自己带草席,即便如此,船票还是常常会买不到。

  改革开放,海门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1984年5月23日,交通部批准成立中国外轮代理公司海门分公司、中国外轮理货公司海门分公司,港口海外运输迅速发展。

  1985年至1988年,海门港各项生产指标不断增长:1987年完成外贸运输量11.82吨,实现旅客吞吐量29.8万次;1988年实现货物吞吐量431.6万吨,居浙江省沿海四大港口第二位,列全国沿海港口第14位。为满足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海门港继开通外贸集装箱运输后,又于1990年投资2243万元,在牛头颈外建设有5000吨级泊位的外贸港区。

  1994年8月22日,国务院批准台州撤地设市,分布于台州沿海三门湾、浦坎湾、台州湾、隘顽湾、乐清湾的大小21个港口资源更加合理地利用,一个以海门港为中心、玉环大麦屿港和三门健跳港为南北两翼的组合型港口,以台州港之名纳入我国现代化大港行列。

  然而,时代总是在不断发展的,椒申客轮和海门港,也接连走到了自己的终点站。

  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因陆运、空运的激烈竞争,椒江至上海的水路客运量锐减,难以为继。椒江至上海航线的最后客轮——403、404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今年6月30日,椒江海门港码头关停,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码头的暂时谢幕,是为了更好的积蓄力量。它在完成异地重建、转型升级之后,再次融入台州“湾区经济”发展大潮。

  按照规划,新港区将是一个以外沙区块为枢纽主体,航道服务区码头为辅助枢纽的综合性通用港区。其总占地223亩,其中堆场67亩、仓库46.3亩、流动机械停车场10.4亩、办公楼及辅助用房区域22.5亩、道路绿化及其它配套用地76.8亩。计划建设5000吨级(结构按10000吨级设计)泊位3个,总泊位长度447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椒江是浙江第三大水系,这条养育着椒江人的“母亲河”,90年代之前一直是天险。

  民国之前,海门至前所的交通渡,是用帆船摆渡。到了解放后,交通渡和民间渡船长期共存。

  1987年1月,椒江发生特大渡运事故后,农副业船只从事客渡被叫停,交通渡实行统一管理。

  1955年海门至前所只能靠客轮,当年打击“投机倒把”的年代,很多人为了躲避打击,直到渡轮汽笛拉响时,才猛然从岸上冲到船里,不少人因为离岸距离过大而掉入江中。

  1995年,联通椒江两岸的唯一公共交通工具依然是轮渡。正常班次半小时,要是遇到大雾、大风天气和夜间停航,为了赶轮渡,有些乘客不顾危险抢上渡轮,因此人掉落江中的事件不时发生。在2002年之前,在没有大桥的椒江上,其轮渡客流量一直为全省最大。

  当时,遇到台风,渡船停航,电厂职工要去北岸上班,先要坐车到黄岩,从黄岩大桥过江,到临海涌泉,再到前所。

  这一现象直到2001年10月18日椒江大桥通车才告一段落。

  1998年8月19日,椒江大桥,椒江主城区沟通椒江南北两岸的第一座桥动工建设,2001年10月18日建成通车。那一天,两岸百姓敲锣打鼓,多年夙愿得偿所愿。

  椒江大桥如今雄伟地横跨在椒江之上,进一步拉近了南北两岸的距离,为椒北经济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世纪90年代集装箱码头  

轮渡码头  

十字马路老车站  

海门港集装箱班轮运输 

 客运码头  

老码头 

 椒江二桥 

 大陈岛环岛公路  

海门港区

  (部分图片由区交通运输局提供)

  2014年8月8日,随着椒江二桥的开通,更加完善了台州路网结构,方便了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缓解了过江交通压力,加快两岸融合发展。

  今年6月30日24时起,椒江大桥、二桥停止收费,两岸的距离更短、两岸人心更近,也让沿海产业带发展的脚步迈得更大更坚实。

  2018年5月,台州湾大桥主桥正式实现合龙。全长4.038公里的台州湾大桥,是跨越椒江的第三座大桥,不仅连通两岸,更是台州沿海高速公路重要的组成部分。2019年1月,台州沿海高速通车。

  它的建成将有效弥补台州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助力椒江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加快接轨沪杭甬、全面融入长三角,打造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大交通体系。对推进沿海产业带综合开发、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路通百业兴,民富客运忙

  其实在椒江市区,早在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4月2日就开始通汽车,但抗日战争期间“破路为田”,汽车停开。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修复公路通车,重建车站,1979年新建黄海公路。1981年建市后修建至各乡镇公路46.34公里,并有机场路专线11.4公里。

  上世纪80年代初,椒江境内主要有路海线(今75省道大路线)、黄海线(今82省道椒黄路)、洪三线(今上椒线)、杜前线(今75省道大路线)、临前线(今83省道临前线)。其中,82省道的更新换代,真实地记录椒江道路建设的发展史。

  1980年,82省道刚刚建成通车,也是蒋志尧刚踏上交通工作岗位的那年。他亲眼见证了椒江道路的变化,亲身投入在椒江道路建设的发展中。

  当年的82省道,是由一条弯曲的机耕路修建成的9米宽的砂石路面,起点为黄岩外东浦至椒江中山西路口,全长17.4公里,其中椒江段为7.8公里。

  “遇到雨天,路面大坑连小坑,来往车辆蹦蹦跳跳,当时乘客乘运班车从椒江到黄岩需要颠簸50分钟,行人路过一不小心就会中招,被溅一身泥浆。”提到早年的情景,蒋志尧相当感慨,当时的行车条件之艰难,即使是遇到睛天,车轮也会卷起路面上的尘土,犹如刮起“沙尘暴”。

  1987年,椒江、黄岩公路部门筹集资金,利用2年多的时间,将全长17.4公里的砂石路面浇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昔日“沙尘暴”和“乘车跳”,转眼间已成为历史。

  1998年,82省道有了历史性的改观,从9米宽的水泥路演变成50米宽、双向6车道的一级公路。如今,公路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公路运输道路的不断增加和扩大,也促进了本地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坐车日行上千里早已不是梦,给人民变出了一条幸福跑道,变成一条促使经济腾飞的主跑道,老百姓因此享受到了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道路运输服务。

  不仅如此,随着沿海高速、杭绍台铁路、金台铁路、沪嘉甬铁路等大交通项目相继建成和规划建设,杭州1小时交通圈、上海2小时交通圈未来可期,椒江综合立体交通的建设格局日益拓展。未来的椒江将紧扼台州湾门户的绝对地理优势,成为台州湾最令人向往的核心区,并迸发出更为强劲的活力。

  四好农村路,乡村振兴梦

  走在椒江乡间,玉带般的乡村公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将大大小小的村落串联起来,成为这片土地最亮丽的风景线。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普遍采用民工建勤或民办公助协作办公路,目标是县至公社(乡),社社通公路。

  到了80年代,继续建设通乡公路,主要目标是接通“断头路”和县际连接线。1984年以后,乡村公路质量进一步提高。当时,椒江境内共有县道公路8条,共40.75公里,包括大陈线3.26公里。

  然而,农村交通与时代发展相比,依然存在滞后,群众出行难问题,制约着农村各项事业发展。

  2004年开始,椒江把交通发展带动经济战略作为振兴村级经济的突破口,当年完成乡村康庄工程145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双百”目标,即公路通村率达到100%,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2005年,又率先实施了乡村康庄深化工程(即联村联网公路工程),完成联村联网公路50公里,全区农村村村通公路,促进新农村建设可的持续发展。

  农村道路由2003年的107公里发展至2018年底的537.517公里,连跨了“三大步”。2018年,椒江又投资2亿多元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通过农村公路等级改造提升工程,着重解决了“优”这一难题,让美丽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好农村路”建设触角伸向大陈镇,投入1500万元,重点打造景美路畅的环岛公路。从上世纪90年代,环岛公路建成,几十年来,不断提升并延长。

  大陈镇凤尾村党支部书记管君武看着沿海而行的公路感慨良多:“环岛公路,尤其是水土路这段的建成,让分散的凤尾村都紧紧联系起来了。”水土路由水咀至鸡笼头至土地堂,主线全长约3.3公里,2013年开工,2015年通车。水土路通车后,补上了大陈环岛公路的最后一段缺口。

  如今,大陈环岛公路全程16公里,是岛上的主要交通干道。

  从客运码头启程,沿环岛公路,到屏风山,经过甲午岩,再过大陈镇人民政府,绕山而上,到达垦荒纪念碑,再沿凤尾山,至水土路,最后回到客运码头旁的大陈镇老街,这条路串起了大陈的风景与故事。

  如今,大陈岛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陆岛交通、岛际交通越发便捷,带旺了岛上的旅游业及周边经济,也增加了岛上居民的幸福感。

  一条条通往大山的美丽乡村路,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铺平了道路,也为加快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采访手记

  初秋9月,椒江海天一色、潮声阵阵,你若是从二桥驶过,可以看到大桥、二桥、台州湾大桥跨江通道交相辉映,“三龙出海”蔚为壮观。

  这70年,椒江的交通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极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70年来,椒江交通事业已经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

  如今,纵横交错的公路、飞越天堑的桥梁,椒江的交通四通八达,市民出行选择也是便捷多样。这一切,让天涯变成咫尺,让江海不再遥远,高山举步可跨,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已经从梦想成为了现实。

  更让人欣喜的是,这还只是开始。未来,交通网络的不断构建和充实,还将持续刷新我们的时空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我们走得更畅更稳更好。

  海门港:

  1960年8月31日,浙江省第一座3000吨级高桩框架码头——海门港1号码头建成。

  1988年7月14日,海门港首次发运集装箱,开通了海门至香港的集装箱轮航线,当年7月至12月,发运量为172个国际标准箱。

  1989年为736个国际标准箱。

  1990年发运量达到865个国际标准箱。

  2012年底,椒江拥有浙江省海运集团台州海运有限公司等34家沿海水运企业,199艘船,175.8万载重吨。

  2012年台州港货物吞吐量5358.2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939.3万吨。

  2019年6月30日,椒江海门港码头关停,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交通发展:

  2001年10月18日,大桥建成通车。

  2014年8月8日,椒江二桥开通。

  2018年5月,台州湾大桥主桥正式实现合龙。

  2019年1月,台州沿海高速通车。

  2019年6月30日24时起,椒江大桥、二桥停止收费。

编辑:王雅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