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网闻联播  >  纵横浙江

定海:告诉你如何赏石

2019年10月14日 09:35:06   来源:浙江在线-定海新闻网 记者 高佳敏 陈炳群 

  浙江在线-定海新闻网讯(浙江在线记者 高佳敏 陈炳群)《今日定海》此前分两期介绍了海洋赏石博物馆(宝玉楼)的各种奇形怪石藏品,读者阅读后纷纷来电咨询如何赏石。为此,记者特意采访了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张月华,请他介绍关于赏石的诀窍,以飨读者。

  古时赏石

  注重“透漏瘦皱”

  早在古代,赏石文化就已在达官显贵中流传开来。当时达官显贵的住宅格局大,园林艺术应运而生,人们喜爱以观赏石配美景来点缀生活,观赏石也成为园林艺术中的点睛之笔。

  古人赏石的其中一个特点是“大”,基本的观赏石都与园林艺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最让人们熟知的,是上海豫园中的镇园之宝———“玉玲珑”。该石高约3米,重约3吨,与苏州“冠云峰”、杭州“绉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石”。该石姿态优美、造型独特,孔多如蜂巢,可呈现“百孔淌泉,百孔冒烟”的奇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更有诗赞美:“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

  “除了大,古人还比较注重观赏石的透、漏、瘦、皱这四种特点。”张月华告诉记者,“瘦”指观赏石体态纤瘦、线条清晰、简练等;“透”指石体玲珑剔透、表里如一;“皱”指观赏石体态起伏状态等;“漏”指观赏石溶洞贯通、石体嶙峋等。如原苏州织造署遗址的瑞云峰透漏玲珑、曲折妍妙,杭州花圃盆景园的绉云峰以“皱”为美等,无不亦险亦奇亦秀亦雅。

  郑板桥在《石》中述:“米元章论石,曰瘦、曰皱、曰漏、曰透,可谓尽石之妙矣……”可见,宋代文人米芾早已为观赏石下了定义,须具备“透、漏、瘦、皱”特点。广东的英石、安徽的灵璧石、太湖的太湖石、昆山的昆石就被列为观赏石的“四大玩石”,“透、漏、瘦、皱”尽现其中。

  “古人比较喜欢云彩,对于云的千变万化和飘逸感更是极度追捧,所以他们常常将云的变化运用到石头上。”张月华告诉记者,云是不断变化不定型的,许多石头都以云彩的变动来命名,这也意味着古典观赏石造型上的不可捉摸性。例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岫云峰、瑞云峰、朵云峰等名石都以此命名。唐代诗人贾岛也在《题李凝幽居》诗中说,“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直到现在,此类石种仍成为许多藏家的心头好。

  现代赏石

  注重“形质色纹”

  随着现代生活及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同时观赏石的开采设备、技术等不断成熟,涉及的区域范围、石种等方面也随之增加,由此人们对观赏石的认识不断提质扩面。“我认为现代人赏石,更加注重‘形、质、色、纹',这是在古人‘透、漏、瘦、皱'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张月华告诉记者,“形、质、色、纹”最重要的是形,没有形的石头只能作为料,不能成为观赏石。“形”分为具像和抽象两种,无论是哪一种,观赏石的完整性都是不可或缺的。一旦经过打磨,价值就大打折扣。

  “当人们远远欣赏石头时,首先会想象它像什么,再近观细节部位,这也是赏石的基础美学。”张月华说,在不断深入接触观赏石后,就不会只想它像什么,只要具备美学条件,看着舒服、有味道,就认为是好东西。近年来,广西红水河水冲石中有一种崛起的新秀———摩尔石,该石的命名得自于英国现代雕塑大师亨利·摩尔的名字,他的作品极富想象力并带有抽象意味。当人们看到这类石头时,发现其外形十分奇特,既无靓丽的色彩,也无凹凸有致的皱折纹理,大多色彩单调,以青灰色为主,但有着与亨利·摩尔雕塑同样的艺术表现感染力,形成难度大,近年来受许多藏家“追捧”。

  除了“形”,“质”也很重要。当看到一块石头时,可观察其自然的光泽度,越光亮,其密度、硬度就越高。“硬度越低,就越易损坏、风化,任何石头再好看,一捏就碎可不行。”张月华说,他认为观赏石硬度一般在5以上为佳。犹如和田玉、翡翠等硬度在6至7左右,致密而温润,韧度极佳,是世界上较佳的石质。此外,人们还可上手鉴别,石头分量越重,密度越高,质量就越好。

  “古人所欣赏的英石、太湖石等颜色大都比较单调,基本以灰黑为主,但随着不同石种的发掘,人们审美提高,开始注重于‘色'。”张月华说,犹如大化石、玛瑙石等天然形成的石头,颜色绚丽,近年来被不少人收入囊中。对于颜色,人们往往有两种认识,第一种是固定认识。例如一个小女孩,人们会认为身着鲜艳色彩的裙子更适合。而观赏石未必处于既定的框架中,相反的颜色反而更有韵味。

  “纹”则是鉴别观赏石是否人为加工的一种方法。抛光后的石头没有纹理,而一块天然石头,无论多光滑都有深浅不一的纹理。例如天然的水冲石、沙冲石,表面虽然很光滑,但细看都有细小的纹理。

  赏石过程

  注重“艺术学问”

  观赏一块石头的整体品相,还可以看它的底座。观赏石的底座是其走向艺术品的桥梁,是赏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凸显了观赏石的风格和流派,能有效提升观赏石的价值。观赏石依赖底座,而底座又能改变观赏石本身的艺术形象,两者相辅相成,展现别具一格的美。

  “不同的石形,应该匹配不一样的底座,这是两者之间‘灵魂’的交流,无声的默契。”张月华告诉记者,根据观赏石的造型来看,可分为不一样类型的底座。一般石材瘦高形的,可用瘦高脚来衬托,而敦实平面的,可用敦厚平实的底座来衬托。塔字型、波浪形、岩石形……不一样的石形要跟不同形状的底座磨合,才能找到提升石头整体魅力的底座。

  除了底座,对于如何摆放观赏石也是一门学问,让人认为“虽自天工、宛如人作”,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这块新疆沙冲的白色玉石,是我几年前从新疆观赏石协会拍卖展得到的,当时它的摆放和我心中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张月华说,第一眼看到时,该石竖着放置,底部用软胶底座衬托,看上去造型似人非人。而张月华巧妙地横着看,发现这块石头形似舟山某地的一个小山体,凹凸有致,一面陡峭险峻似悬崖,一面背朝大海。在张月华的想象下,一块石头有了不一样的诠释。

  “一定要花时间慢慢探究,才会有不一样的赏石造诣。”张月华说,他从小喜欢石头,每次捡到石头都会不停地转着把玩,石头在手上不停变化才能看到有价值的一面。“我也经常去参加大大小小的交流会,会有很多没有底座的石头,但你要在手上不停转着看,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张月华说,在不停地转着看过程中,寻找哪一面有可看性、可玩性,如果哪一面都不具备,就要及时放弃。

  一石一世界。赏石世界是一个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天然艺术神秘世界,赏石过程也必然是一个纷繁复杂、意象万千、因人而异的审美过程,既无定式,也无定法,只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摸索。

编辑:周燕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