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德清新闻网10月31日讯(浙江在线一人)据《德清新闻》报道,近日,一场艺术名家莫干山画展暨特拍艺术专场启动活动在莫干山下的三秋美宿拉开帷幕。当大自然的柴草香遇到书画家的笔墨香,不仅让三秋美宿及其附近的民宿火了,也让山间小道升华成了艺术走廊。
名家美画,放在了景色如画的幽幽竹径,成了画中之画,不经意中,“三秋美宿”成了深山中的艺术殿堂。之所以这家民宿能够被赋予新的动能,正是由于名家书画作品的到来,帮客人找到了寄托情怀的场景。三秋美宿民宿业主坦言,其实其经营的民宿,投资金额并不高,比起那些豪华级的,只相当于他们的零头,其中有一间房,以前还是用以停放拖拉机的仓库改的。只是画家的眼光参与了设计,让它彰显了独有的品位。
论地段,三秋美宿也非莫干山民宿的最优核心区域,而游客却普遍认为,这是一家高档民宿,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它既能闻到柴草香,也能闻到笔墨香。
我们发现,由于民宿客栈入市门槛较低,愿意进入这一行业的人士极为“大众”,导致市场分布很不均衡,热门景区附近的民宿生意十分火爆,而一些比较偏僻的场所,民宿经营比较惨淡。比如,莫干山区域的民宿与德清其他区域的民宿,雨露不能均沾,客流落差较大。同样为莫干山区域,山坞之间的差别也较大,此坞与那坞市场热度可能大相径庭。而同处一个山坞,民宿的同质化现象也比较普遍,功能结构单一,存在着盲目跟风,相互模仿和抄袭现象,比如把新木头做旧就被认为是特色,而缺乏真正属于自身的特点……
说到底,是有些民宿业主不知道如何更好地给民宿赋能,于是走上了“简单粗暴”之路,抄袭、降价,到路口“打野枪”,碰运气“打”中可能来住宿的客人。
那么,如何给民宿赋能?做过民宿的人,都有这样一个体会,开民宿,不是开普通旅店,懂一点情怀的人才开得好。其实,德清的民宿业中,已经有人做出了自己的特色。像三秋美宿,业主对书画艺术颇有情怀,书画笔墨之香,就是它的特色。也有的民宿从生态这篇大文章中,努力打造细分领域中的领航者,比如有的专长于一只小小的萤火虫,当起了民宿中的“萤火虫专家”,在萤火虫爱好者中有了很大的影响。有的则从垃圾分类中给自己的民宿赋能,尝试用蚯蚓处理民宿中产生的易腐垃圾,从社会热点中抢夺市场“眼球”,吸引客流。还有的从历史故事中挖掘自己的特色,让历史文化名人为自己的民宿赋能。
有人认为,在外地民宿越开越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的态势下,德清民宿应该淘汰那些低端民宿。但是,笔者认为,何为“低端”,也是非常值得探讨。低端应该是指服务水平低端与平庸的民宿,而非投资金额的多寡,关键要看内涵。村民开的小微民宿,只要有鲜明的特色,仍可被认为高端。比如,能够拿出一手好菜的民宿,能够做出当地特色的小吃,都应该被认为一种高端。即便只是烤番薯,你只要能够烤出世界水平,也能成为民宿业主取胜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有民宿业主向笔者透露“机密”,因为他特别爱猫,竟然成了他的竞争力,有几户上海游客带着小孩来住宿,大人还在犹豫住不住下时,小孩子却因为看到民宿中的几只猫咪太可爱,死活不肯换一家民宿住,最后还加住了一天。
讲情怀的民宿,其实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豪华级的还是普通版的,都需要增加一点文化附加值。这个文化附加值,可以是某种书画,可以是某种小吃,也可以是某种生态技艺。如同小吃摊的特色点心与高档酒店的名宴名菜,在美食江湖,并无地位高低之分。民宿业主只有开出自己的文化特色,才能给自己的民宿赋能,才能立足于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