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网闻联播  >  社会生活

记者节“话”初心

2019年11月08日 09:09:04   来源:椒江新闻网 栾旖旎 陈胡南 王涵雪 屈扬帆 

  成长,在我做“新”闻的每一天

  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11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栾旖旎)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是这个时代的提问者,是冲在一线的追寻者,也是岁月留痕的记录者。洞察生活百态,关注民生进步。笔,是他们的武器;眼睛,是敏锐的显微镜。这就是——记者。

  “你好,欢迎加入我们这个大家庭。”2018年3月7日,我走进了这群可爱的人们当中。我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怀揣憧憬与兴奋踏入大门。记者,这是个平常又特殊的职业。与常人一般,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却又不同于常人,怀揣民意,为民发声,传递温暖。这不仅是对职业的要求,更是一份责任与重托。

  一头乌黑顺滑的长发,高挑的身材,面容和善。这是我的赵阳老师。工作中大大小小的事全靠她替我“挡风遮雨”。她总说“放心,大胆去做,相信自己”。记得第一次参与采编任务就跟着她体验了一场风雨兼程的采访之行。对于首次接触记者工作的我来说,从现场流程记录到场景拍摄角度,完全可谓是一张“白板”。庆幸的是,那一天她带着我,从整体到细节都耐心教导,让我明白如何有逻辑带条理地完成工作。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很快我就迎来了一个新考验。独自出差去往四川成都和峨边。首次差旅,未知大于已知,虽应接不暇但受益匪浅。出门在外,任何事情都需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在峨边,我遇见了一群“家乡人”,看见他们坚守于这座小县城里,用一份责任,尽力改变城乡面貌,感动之余,我所能够做的,就是全力写好宣传报道,把他们的故事传递给更多的人。

  一人,一机,一笔,这是我们的工作标配。每一次活动前,都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呈现一个较好的新闻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对待每一项任务必须全力以赴。记得去年“送大暑”活动,从中午到傍晚一直伴随着瓢泼大雨,每个参与报道的同事在裤子拧出水后依然坚持拍摄的样子让我记忆犹新;穿着一次性雨衣也阻挡不了暴雨侵袭,毅然冲进雨中只为拍好一张照片,最终我们配合默契地完成了这次采编报道工作。那时,我明白了什么叫作团队。

  “再多读几遍,确保稿件质量。”吴总的话语间总透露着一股简短有力的能量。“旖旎,你可以的。”这是一丝不苟的蔡编。除此之外,在我们这个集体中,还有许许多多可敬可爱的前辈同事。是他们带给我的生活不同的色彩,是他们用敲击键盘的打字声和沉稳急促的脚步声在告诉我,什么叫作“记者时代”!

  一年多的时间,我过得很充实。今天是我从事记者工作的第610天,现在的我,已然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以真诚的视角报道生活中的真善美。幸运与光荣之余,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用双脚丈量新时代,用眼睛观察社会百态,用脑力激发创新力量,用文笔写好新闻稿件。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一路走来,感谢领导、前辈、同事为我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的人生舞台,在我迷茫和无助时为我指引前进的方向。未来的我将继续怀揣满腔热血,与新闻同行,为时代发声,用坚守和勇敢,在新闻事业的道路上继续追梦,继续奋斗。

  我相信,我的记者故事未完待续……

  让报道多一些光亮

  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11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胡南)今年是我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第7个年头,但我对新闻理念的坚守,依旧和刚入职的第一天一样:每一天都会有新的发现,而我要做到的就是让报道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光亮和温暖。

  你要发掘更多光亮,就要沉到一线,与百姓打成一片,与他们交朋友,尤其是对弱势群体不能漠不关心,须常怀怜悯之心,尽能力去帮助他们。7年来,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那些平凡的人。他们有80多岁依旧坚持每天上街捡烟头的老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觉;有坚持十余年给路人烧凉茶的无名团队,一种无问东西的付出;有把公交车当成自己的家,布置得温馨而舒适,把乘客当成家人的公交司机,一种如沐春风的友善;有开着越野车的企业主,看到颤颤巍巍过马路的陌生老人,二话不说下车直接背起老人,快速过马路,一种毫无顾忌的助人为乐;有90多岁的白发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智障儿子,一种舐犊情深的骨肉之爱;有晚年丧子,剩下两个幼小孙女,患有重病的老党员,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居民捐款,婉拒媒体采访,一种自强不息的党性光辉......他们无不令我感动和钦佩,而我要做的就是把他们的事迹传化为一篇篇充满正能量的报道进行传播。

  每一年我都对自己说,今年一定要挖掘一些来自基层的好人好事,似乎我永远比别人幸运些,都能如愿以偿。今年6月5日清晨,负责前所街道道感堂村保洁工作的罗仙兰,在扫地时捡到了一条价值1万多元的黄金手链,两位陌生人拿出2000块钱来与她交换,被她拒绝。她把黄金手链交给了警察,警察最终找到了失主。第二天晚上,道感堂村文化礼堂正在做戏,附近村的男女老少齐聚这里,现场热热闹闹。而在演出开始前,发生了感人的一幕:村干部当场向村民们宣布了罗仙兰拾金不昧的事迹,并且把她请上台,为她颁发“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锦旗,还奖励了一个大红包。69岁的罗仙兰从未受过如此礼遇,腼腆得像个孩子,台下村民们给了她雷鸣般的掌声。

  要知道,罗仙兰只是一个保洁工人,命运多舛,家里经济条件十分困难,丈夫和儿子都去世了,本身也是需要被社会关爱的弱势群体。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这种对好人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待遇,又有多少人能够享受得到?村干部做了件大实事,让毫不起眼的罗仙兰受到了大家的尊重。这种“回报”多多少少能够减轻家庭的不幸给罗仙兰精神上带来的“创伤”。

  好人就应该得到好报,而好报不是给她戴多大的“光环”,而是给予她发自内心的尊重。那天晚上采访完、写好稿,已是十点多,虽然我还没有吃晚饭,但是丝毫不感觉到饿,因为温暖驱赶了体内的饥饿。

  于我而言,每次遇到这样的采访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学习,都迫不及待地要把他们的故事传递给大家。我想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幸,与其抱怨,不如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温暖别人。

  一次叩问“初心”的寻访

  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11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涵雪)生活中总有些人或事,能给予我们内心深远的感动,而这感动的回音也总能化作催人奋进的力量。作为刚入行的新闻工作者,我慢慢开始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一次又一次的采访,使我学会倾听、学会感动,也在这感动中一次又一次地初心明悟。

  初闻陈士勤老人,是在今夏的“利奇马”台风过境之后,那日我早早地来到烈士陵园,想采访陵园的受灾情况,没想到有一位老人来得比我更早——陵园内的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副馆长徐怡向我展示了一张照片,照片上一位老人在烈士桥上拄拐敬礼,目光坚定又饱含沧桑。徐怡告诉我,这位老人叫陈士勤,“打过一江山,援过大西北”,后来担任陵园的主任,现在离休了也经常风雨无阻地来看望牺牲的战友。闻此情形,我当即想要采访陈老,却被告知陈老因年事已高,怕记错说错,早已不愿意接受采访。最终只能根据徐怡的口述,写了第一篇关于陈老的报道——《任尔东南西北风,红色记忆永传留》。

  虽然没能面见陈老,但他的事迹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后,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报纸策划了初心榜样栏目,看到要求时,我脑海中当即涌现出陈老伟岸的身影和他的光辉事迹。于是,我与同事丁玲再一次求助徐怡,希望她可以帮忙引荐。没想到的是,电话那头的陈老对我们的采访请求既没有拒绝也没有反对,只是表示我们可以“像儿孙辈一样”登门拜访。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与丁玲都有些不知所措。在前往陈老家里的路上,我们忐忑不安地设想着该怎样完成任务。然而所有的忧虑,都在陈老开门的一瞬间烟消云散,他与夫人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就像家里慈爱的爷爷奶奶。

  在接下来三个多小时的交谈中,陈老像给儿孙讲故事一样,讲述了他数十年的风雨征程。在他沧桑的嗓音里,流淌出浙东深山里的枪林弹雨,一江山岛外的惊涛骇浪,还有西北大漠的滚滚黄沙……而这一段段历史,一曲曲挽歌,最终化为烈士山上的一棵青松,一份坚守。如今的陈老年近九十,许多往事也已模糊,但他却清楚地记得烈士陵园里每一位战友的名字和他们安睡的位置。而他的余生夙愿,唯一的期望就是能多看看战友,多为战友捧一抔新土。陈老平淡地讲述着这些,就像在讲他人的故事一般。

  但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已经深深地为那峥嵘岁月里的艰辛与苦难而震撼,也为陈老的坚守和执着而感动。对于陈老,我原先只是怀着对一名老兵的敬重,然而通过陈老的讲述,我感受到了一位共和国军人的伟大,感受到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光辉,也第一次领悟到了时代感和责任感,这是从再多的书本和影视中也无法获得的心灵洗礼。

  这是一位真正的共和国老兵,他的身上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忠于革命忠于党的优秀军人品质,不计得失、淡泊从容。“你们当记者也很辛苦,但是要记着你们的初心,要保持客观性,用你们的笔还原事实的真相。”陈老数十年如一日地谨守初心,也这样教诲着我。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记者的责任和使命——要用手中的笔,将更多这样的初心故事传递,将社会的正能量传扬下去。我开始骄傲自己是一名记者,能够接触如陈老一般的先辈仁人,能够亲手书写他们的故事,书写这个时代的华章。

  笔下的那些人那些事

  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11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屈扬帆)从业十余载,遇见过数不清的新闻事件,采访过数不清的人物。年纪渐长,记忆式微,很多人或事成为工作中普通的某一天,淹没在日渐模糊的记忆中;也有一部分人,成为新闻生涯中不可磨灭的印记,就算模糊了些许记忆,但总在日后的某个相似的场景里,在教导实习生的某个瞬间,在文思不再泉涌的某个卡壳的午后,唰地一下出现,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身为记者,最让人开心的是,接触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在深入的交谈中,体会别人的人生。

  采访过那么多人,运气好,遇见个健谈的,倒是不错,能“挖”点东西出来。如果是个“闷葫芦”,那就尴尬了。

  有一次,一家派出所找我去采访一个片区民警,没什么大事,纯粹觉得这个老黄牛式的人物,比较适合在当下做个典型。彼时,“老黄牛”式的人物比较流行,基本已经写不出新意了。

  我去一接触,心道糟糕,那老尤是个锯了嘴的“闷葫芦”,一问三不知。在派出所里没整出材料,无奈之下打算去他的片区问问看,碰碰运气。我和所里的民警一起上了警车,老尤却不上来,自己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吱呀吱呀地骑走了。当时咦了一声,同事说,老尤去村里都骑车,说骑车方便交流。

  不知怎么的,心中一动,觉得这辆老旧的自行车,说不定可以成为这个人物的一大亮点。果然,从这个特质一路深挖下去,挖出这个闷声不吭的老片区民警身上不少感人的故事。不少村民说,第一次看到骑车的民警,觉得可信可靠,他的话愿意听;甚至有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因着对老尤的感激,每每看到村口停着这辆自行车,都推到自己的洗车店里,洗干净、添上油,再默默停回去……

  一点一点的小细节,一个一个的小故事,围绕这辆“凤凰”牌自行车,拼凑出这个老片警的形象,这篇题为《一辆老凤凰骑进百姓心里》的通讯稿。没有歌功颂德,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奖项,但“老尤”这个不是英雄的英雄,党和国家领导下一个最为平凡的基层民警形象,就因为一个细节立起来了。

  这个自称没有做过一件大事的老片警,因为这辆“老凤凰”走进更多人的心里。接着,以“老凤凰”为原型的微电影、话剧都应运而生,老尤本人更是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的称号。我和老尤最后的交集是他嫁女,他很开心地和我分享,说自己终于让女儿骄傲了一回。其实,他不知道,女儿一直为他骄傲,从他是那个默默无闻的老尤时,就那样。

  一个基层工作者,在暴雨的时候进村入户做工作,大水漫进了她的雨靴,脚泡肿了,怎么都脱不下来。

  一个老垦荒队员,一家人在孤岛上遭遇台风袭击,断水断粮、生存困难时,还不让妻子求救,只是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

  一个转岗的军人,义无反顾主动选择来到上大陈,因为这里环境单纯而忙碌,因为这里有把他当成自己孩子来“麻烦”的几百个老人。

  一个三代聋哑的孩子,背负着家庭唯一的希望,获得全社会的捐赠,做了手术,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

  一个青年企业家,奔赴千里,扑倒在父亲病重的床头,流下了他乡继承、临危受命时那行来不及流下的泪水。

  一个社区书记,临上手术台时,响了13次的手机铃声。

  一个以豪车洋房起步的金融精英,因为爱上了摄影,为了梦想一路舍弃,甚至一度落魄到成了住地下室的北漂者,最后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人文摄影大师。

  一个每周做公益,坚持了17年的大好人,和在他落魄危难时,毫无保留地拥抱他、收留他,将他当成家人的年轻夫妻。

  故事是他们的,生活是他们的,人生是他们的,而我们一贯是旁观者、书写者,却也是寻味者、拾掇者。

  很感谢,曾经出现在生命中的那些人、那些事,他们曾经在我的笔下,他们给我以梦想和启迪。

编辑:王雅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