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网闻联播  >  纵横浙江  >  社会

援鄂前线战“疫”记

2020年03月10日 09:12:22   来源:长兴新闻网 郭威 

  浙江在线3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郭威)1月28日,长兴第一批2名“逆行医者”舍小家顾大家出征武汉;2月9日,第二批6名“白衣战士”再次火速集结出征;2月13日,第三批12名医护人员组成浙江省县域医院人数最多的一支队伍,浩浩荡荡奔赴武汉……

  一次次出发,一次次驰援,长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紧急部署,派出精兵强将,带上“最强装备”,举全县之力驰援湖北。不知不觉,第一批已经出征40多天,而第三批也已奋战近1月,他们在武汉还好吗?记者连线前方“战士”,倾听他们的辛苦与感动。

  朱玉华 每一次抢救都是“生死时刻”

  晚上8点,朱玉华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望着手机上儿子刚画的一张画,朱玉华的眼眶不由地湿润了。画中,一张黄色的沙发上,儿子辰辰被“光头老爸”紧紧地搂在怀里,画的下方是出征前父子俩的一段对话:“爸爸走了之后,你要乖,听妈妈的话,帮忙照顾弟弟。”“爸爸放心吧!我会乖点的,爸爸早点回来。”虽身在武汉,但抚摸着屏幕上儿子的画,仿佛两人的距离不曾遥远。

  出征武汉后,朱玉华加入了浙大二院的战队,任务是整建制接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一个重症监护室(ICU)。ICU是把危重病人集中起来,在人力、物力和技术上给予最佳保障,以期得到良好的救治效果。朱玉华得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从头包到脚。他说,每天最舒畅的时光就是拆完像“炸药包”似的防护服,洗个澡,换上自己的衣服。

  由于ICU里都是危重病人,朱玉华每天面临“生死存亡”。前几天,正准备交接班,他的一个病人突然心率下降,血氧饱和度也急剧下降,经过增快心率、调整呼吸机等辅助通气治疗5分钟后,这个病人才慢慢缓过来。正当大家舒了一口气时,紧接着隔壁病床的患者又开始出现状况…… “ICU是挽留危重患者生命最后的战场,和死神只有一线之隔。这里有九死一生的惊险,有很多医学神器,也有我们的一腔热血。”朱玉华告诉记者,虽然死亡经常伴着同行,但也有抢救成功后的无比喜悦与释然。为了给自己打气,也给患者加油,朱玉华给自己所在的医疗小组起了个温暖的名字——“希望组”,他说,他们就是患者的希望,“武汉距离浙江600多公里,希望我们的支援可以让武汉街头相拥早日到来。我相信,这一天不远了!”

  战斗小分队 我们支援他人,也被他人温暖着

  从2月9日晚抵达武汉到今天,左跃屯、马琪琪、陶谢君所在的浙江省第三批医疗队已经转战三地。

  抵达武汉前,左跃屯设想过各种可能遇到的困难,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滋味。一层N95口罩,一层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再加上护目镜和防护面罩,所有系带交织,耳后根早就被磨破了皮。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护目镜还会结满水汽,眼睛里进汗了不能揉,后背痒痒也不能挠,只有忍着。

  他们所在的第三批医疗队实行四班倒,虽说每天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但是提前半天就要开始控水控盐,前后加起来基本10个小时不能吃喝。最难熬的是最后2小时,身体的不适已经到了极限,最后熬过来全靠意志力。

  而让陶谢君感触最大的则是每一名患者对医护人员都特别客气,总是不停说着谢谢。一天,给病人送药,60多岁的阿姨得知他们要转战去其他地方支援,反复地念叨,“真是舍不得你们走,谢谢你们大老远来这里帮助我们。”陶谢君仍记得,阿姨说话时故意侧着头,和她保持着距离,生怕飞沫喷到她的脸上。

  为防止交叉感染,医护人员驻地酒店的中央空调全部停开。有几天特别冷,马琪琪从医院回到住处,正瑟瑟发抖时,她的房门突然被敲响,酒店工作人员“雪中送炭”拿来了电热毯。那一刻,让身处异乡的马琪琪深受感动。

  带给马琪琪感动的,不只是武汉,还有自己的家乡。抵达武汉后,不仅当地的医院和酒店时刻惦记着他们,还有长兴民间组织给他们寄去防护物资。“我们支援他人,也被他人温暖着。”马琪琪说,“这就是隔离不隔爱。”

  陶莉莉 “娘家人”的温暖始终在身边

  作为长兴首批驰援武汉的人员,陶莉莉1月28日到达武汉,已在当地开展工作一个多月时间。

  因处理危重症经验丰富,技术能力突出,被分配到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后,她成了所在小组的组长,主动担当了抽取动脉血、呼吸机操作等难度较大的护理工作,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她说:“每一次挑战成功都会成为永生难忘的记忆。”

  “前几天送来的一名尿毒症患者,全身浮肿严重,颈外静脉穿刺非常困难,同组成员穿刺多次未成功,叫我过去时压力也很大,好在很顺利地一针完成。”陶莉莉说,这样的难关,不知闯过多少个,无论是困难穿刺,动脉采血,还是呼吸机操作,只要有需要,自己总是义不容辞冲上去。“在重要关头能被战友们需要,也是一种快乐。”

  除了被需要,送患者出院,也是让医护们开心的事。目前陶莉莉所在病区首批收治的病人中已有20多人出院,其中一名患者出院后特意将感谢信送到当地媒体。“虽然他们都全副武装,我看不见他们的表情,但我能从他们的眼睛中看到微笑,感受到友善,他们是真心真意对待每一位患者。”

  因长时间穿隔离服、戴防护口罩,陶莉莉的脸上布满勒痕,鼻梁处已经被口罩上的金属鼻夹磨出了伤口。每天频繁洗手、高频率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手部消毒,她的手部皮肤干燥粗糙、皲裂。县中医院作为“娘家人”第一时间为她寄去了水胶体敷料,县中医院医共体集团李家巷分院的几名同事自发向慈善总会捐助爱心款,慰问陶莉莉等人员。“单位就像‘娘家人’,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长兴的同事、朋友,甚至是陌生人源源不断向我们输送爱和勇气,让人温暖不已。”

  李章凤 穿上“战袍”就得往前冲

  李章凤与朱志华一样,支援地点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义无反顾动身出征前线的她还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最小的只有10个月大。她告诉记者:“相比其他同事我的优势在于,早在2013年,我有过一次抗击H7N9禽流感支援前线的经验,更坚信自己这次也能顺利完成工作,我只不过是换了个工作地方,一样的,在工作而已。”

  让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李章凤说,“是病人的关心和鼓励。”一次,要帮一名危重患者量体温,这名患者在把体温计递还给她的时候,愣是反复擦拭了好多次,生怕自己的病情会感染医护人员。

  在当地医院,李章凤经常要进行查房,她和患者之间总是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感人故事。一天,她走进5号病房,1床患者是一名60岁左右的阿姨,带着储氧面罩吸氧,氧流量8L/min,可氧饱和度只有92%,阿姨说自己胸闷气短,很害怕。李章凤赶紧检查了一圈,幸好,只是吸氧装置有根管道被阿姨翻身时不小心拽掉了,她俯身把管道重新接好,氧饱和度立马回升至99%,阿姨连连用手势对她表示感谢。

  由于患者年龄大的偏多,身边又没有子女照料,李章凤就成了他们的“临时子女”。6号病房住着一名70多岁的大伯,右侧肢体偏瘫,李章凤不怕脏不怕累,帮大伯翻身、换尿不湿、清理粪便,还轻声地对他说:“大伯,下次拉了就跟我说,别不好意思。”因为新冠肺炎的特殊性,处理患者的大小便要格外小心,李章凤说,不是不害怕,多少有些担忧,但只要穿上了这身战袍便是战士,很多事情由不得去想,只得往前冲。

编辑:钦佩佩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