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临海新闻网5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倍倍)5月12日上午,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河头分院内热闹非凡,一拨又一拨村民向院内涌入。原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巡回医疗队又来义诊了。
医疗服务车前排起长队,“我刚听村里人说这里可以免费体检,就赶过来了。我天天做彩灯,头颈很不舒服,能帮我拍个片吗?”一位大妈凑到车前问。“阿姨,您先找医生开检查单,再来这边检查。那边的大爷往后退一点,排队距离不要少于一米。”驾驶员章可志一边维持秩序,一边充当向导。
1963年,当时的县卫生局为解决农村广大群众看病难问题,组织了15名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开展传染病防治及计划生育手术等工作。这个团队被群众称为“流动医院”,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去年,市一医院医共体党委重新成立巡回医疗队,组织医护工作者下乡义诊。至今,他们已经在乡间奔走一年了。
医疗服务车成了可移动的体检中心
市一医院医共体重组巡回医疗队,旨在深化落实医共体改革,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打通服务边远山区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问题,提升他们就医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市一医院医共体委派副院长王宇光担任队长,并要求全院党员无条件配合下乡义诊。
为了提升巡回医疗队的服务能力,医院耗资180万元专门购置一辆功能齐全的医疗服务车,聘任了专职司机。“车子成了可移动的体检中心,配备听力计、数字化X光机、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等多种便携式检测设备。群众来体检,当场就能出报告。”王宇光介绍,医疗服务车的加入,使得巡回医疗队义诊如虎添翼。
根据村民健康档案开展点单式医疗服务
市一医院医共体9家分院根据各自辖区的村民健康档案,了解各村的健康需求,然后向巡回医疗队“下单”。巡回医疗队据此安排相应科室的专家下乡义诊,将精准医疗落到实处。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王宇光说。除了每周两次定期下乡,巡回医疗队利用节假日、集市日等人流集中的时间节点,进村入户送健康,为边远山村的留守老人、行动不便者、贫困家庭上门服务,提供免费医疗援助。巡回医疗队配备的健康宣讲团,以学校、养老院等为重点服务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讲座活动,宣讲健康生活知识,提升群众健康意识和保健水平。
“今年企业相继复工复产后,我们将医疗服务车开进了不少企业,为他们的职工进行体检,当场出体检报告。这样的服务,对于职工们来说,省时省力又省钱,所以他们很欢迎。”王宇光说。
切实提升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作为医共体建设亮点工作,基层卫生院也加入到了巡回医疗队的“后勤队伍”中。在义诊过程中检查发现的问题,由卫生院继续负责跟踪随访,市一医院每月定期安排专家到卫生院查房、坐诊,使治疗有始有终。同时,巡回医疗队不定期到基层卫生院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基层医技人员水平。
浙江省劳动模范陈云芳、各科室主任医师都是巡回医疗队的主要成员。平时很难挂到号的专家,深入基层为群众义诊,切实提升了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医疗队一位队员告诉笔者,医疗服务车每次出门,都装上一些常用药,一到目的地,他们就会将药物免费赠与有需求的农村患者。
经过巡回医疗队一年的不断“奔走”,我市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一年来,医疗队下乡义诊81次,开展讲座活动13次,足迹涉及9个镇街40个村,为村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约3万余人次,免费拍摄X光片700人次,免费开展B超服务750人次,免费开展心电图服务8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