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临海新闻网9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婷)听闻几日前钱氏后人将祖传的宋代文物捐赠给了临海市博物馆,现场敲锣打鼓,如旧时送亲一般热闹,可见钱氏后人对这件文物的重视。这倒令我想起了两桩与“文物”沾边的轶事。
一桩是在博物馆就职的友人说与我的:去年博物馆经历了一次整修,工人无意间触发了馆内的消防警报,顿时警笛大作,响声刺耳,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却不是向一楼大门逃生,反而前脚接后脚地往楼上跑——临海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逾5万件,展出的只是其中少数,大多文物尚不具备展出条件,从东湖老馆转移来后还收纳在三楼文物库房中。于是,馆长冲在前,大家跟在后,心急着去察看文物库房的情况,最终发现只是一场虚惊。友人还自豪道,他们的库房有重重加护,除非水淹火侵、地质灾害,库房内的文物可谓万无一失。在这些“临博人”的心目中,文物是台州文脉延续的厚重见证与璀璨瑰宝,文物安全远高于一切,包括他们自己的人身安全。
另一桩是采访中的偶遇。去年9月,博物馆启动第一期古书画修复工作,请来了上海市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团队,对16件出现虫蛀、发霉、污损的古书画进行修复。在工作室内,我见到了那几名修复师,除去一位两鬓斑白的“老师头”,其余几名尚且年轻,在几页故纸之间却和“老师头”一样得心应手,神态稳重,气质沉静。他们告诉我,文物需要修复师这门职业,因为每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的亲历者与记录者,也是举世独一的,一旦腐朽、破坏,它和它所承载的那段历史便永久地消逝了;但是,尽管几年前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红遍大江南北,从事文物修复这项事业的人依旧很少,愿意投身其中的,也多是出于对历史、对文物的热爱,不然很难耐得住其间的枯燥与清寂。而我身在他们之中,看见他们专注于这项不被世人热衷的工作时的神情,不免生出了几分感动:当功利与享乐牵掣着时代的节奏,当我们都巴不得踮起脚、昂着头,踏着潮头一股脑往前冲的时候,无人回望的历史就像明珠一般四处遗落。但还是有人愿意在岁月的河床里慢慢行走,直到黄沙淘尽。
文物承载着灿烂的历史文明,维系着我们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其价值是无法言喻的,但投注在文物上的目光却随着时代更迭而与日俱减: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文物保护渐渐让位于开发建设,甚至出现了将文物和文保单位当作商业资源来加以利用、大肆破坏的现象;文物黑市依然在迅速扩张,文物走私屡禁不止,使我们几乎每年都要失去一座“故宫”,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远远超过我国本土博物馆藏品总量……无数民间捐赠者、文物保护工作者和文物修复师的重视与努力,就像填进汪洋大海的一根柴薪,作用有限,前景堪忧。但我们却切切实实地在反思着、在行动着。
我每到一地旅游,往往爱去当地的博物馆。虽然作为外行只能看个稀奇好玩,但依然深深折服于这些由各地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所凝结出的文化瑰宝。我也爱在博物馆中“聆听”文物的“声音”:正如足迹宣示了曾有人走过,一件文物也宣示了一段历史的“走过”。这段历史,可能关乎王朝的兴起与覆灭,关乎家族的组建与破碎,关乎个人的得志与失意,关乎滚滚红尘,关乎万千众生。时移世易,或许再也无人能够解读文物所诉说的故事,但是它们永远在那里坚定地讲述着,我们对它们的礼遇与漠视,也被它们忠实地记录着、流传着。一个轻慢历史的民族,终将被历史埋没;而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必将得到历史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