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
①上世纪90年代的椒江文化馆。
②1985年,椒江业余越剧清唱比赛。
③文化馆庆祝新中国成立39周年。
金立新摄
浙江在线-椒江新闻网09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亚妮)没有文化的发展,就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没有文化的进步,就没有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一个港口城市,椒江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积淀丰厚,群众文化生活欣欣向荣,台州乱弹、玻雕、台绣等地方特色打响了文化品牌。在时代的潮流中,椒江文化以其耀眼的成绩,蜕变出新的风姿,打造出靓丽的椒江新形象。
文化馆“变身记”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是我国开展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一阶段是我国群众文化顺利发展的时期,也是椒江群众文化发展最好时期之一。
群众文化事业基础建设迅速发展,城乡文化网络初步形成。群众文化事业机构,经过逐步建设、逐步发展,基本形成多层次、多方面、多体制的群众文化辅导体系。
海门区域地处港口,工商发达,文化生活现代时尚,群众文化活动有其自身特色,骨干力量也比较强,但难与周边的县治区域并驾齐驱。
1949年6月25日,海门解放。1950年7月,台州专员公署直属海门区台州人民文化馆海门分馆成立,两年后改成海门文化馆。全国各地的文化馆大多是在解放前的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海门文化馆是因民教馆于1941年日军占领海门时惨遭火毁,在宿舍与设施荡然无存并且一直没有再建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1952年,馆址迁至城门头原镇公所所址,馆舍面积约100平方米。1954年,海门文化馆第三次搬迁,新馆址在原博济医院处,面积约200平方米。
1956年,海门行政管理体制变更,台州专员公署直属区撤销,划入黄岩县成为普通区。自从海门文化馆变更为“黄岩县文化馆海门分馆”后,定编工作人员只有两人。仅此两人,还要随时接受县文化馆因临时工作需要而调遣。此情况一直延续了25年。在那么久长的时期,海门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群众的文化活动的规模和档次,群众文化的队伍建设,如小脚女人走路,难以大踏步前进。
1980年建立台州地区海门特区时,原黄岩县分馆名称撤销,更名为“台州地区海门特区文化馆”。
1981年7月,椒江被批准建立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海门特区文化馆相应改为椒江市文化馆。随着行政机关的升级,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椒江市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椒江文化发展历史的新起点。
金立新于1982年2月进入椒江市文化馆,此前在国营黄岩照相馆拍了十年人像照片。80年代中期,担任椒江市文化馆美术摄影室(现称视觉艺术部)主任。
“那个时候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就是一个单位,后来才细分为多个单位,让职能更细分和具体。”金立新介绍,“我调入文化馆后,担任摄影专职干部,一直干到退休,从未变化,算算已干了46年了。”
那时椒江还没有报纸和电视台,政府对外宣传只有两个窗口,文化馆和广播站,文化传播的渠道单一,但经济逐渐宽裕的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却在慢慢变大。
那时,椒江举办了美术摄影培训班(现在叫文化超市),各行各业的年轻人都在努力报名,文化馆成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
金立新回忆,参加了这些培训班的学员,大家都觉得很有面子,因为感觉自己走进了艺术的学习天堂。而这些年轻人来文化馆学习,提高美术、摄影和书法水平后,回到单位,将所学投入到岗位上,大大提高了设计水平,客观上促进了绣衣厂、麻帽厂、玻璃厂等台州设计行业的发展,还有一些年轻人考上了美术学院。
文化馆在探索中缓步发展,作为馆内摄影干部的金立新,在提高摄影技术上下足功夫,更要把培养椒江当地艺术人才作为重任。
1998年,吴子熊玻璃艺术馆开馆。
文化馆新大楼落成开馆
1985年,演员正在清唱表演。
1990年春节,少儿美术表演大奖赛。
1983年,金立新组织了一批椒江摄影学会的摄影作者来到临海,与临海摄影学会举行交流活动。那时没有车,大家就骑着自行车,骑了五个多小时,骑到临海。汇合后,大家一起前往临海农村,边采风拍摄,边探讨摄影技术。
“虽然中途下雨了,但大家兴致都很高。以前出去摄影创作,全靠两条腿跑出来的。”金立新说。
后来临海摄影学会也组织会员,来跟椒江的摄影爱好者交流,金立新把大家带到大陈岛。个别临海摄影家看到虾蛄,非常吃惊地问金立新:“这个东西长相这么丑陋,能吃吗?”
“这说明当时的交通和信息是多么闭塞呀,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培养业余摄影者的兴趣,提高摄影技术,还增加了大家的生活知识。”金立新说。后来两地举行了摄影联展,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
这一年后,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前往大陈岛,在岛上住了三个月之久,建立了第一个大陈岛垦荒纪念馆。金立新温柔的语气穿透历史的光影,带记者感受了当年老文化馆人走过的峥嵘岁月。
艺术进入寻常人家
1987年,海门港吞吐量跃居浙江沿海四大港口第二位。1990年10月1日,港口正式对外轮开放,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49个港口。
“椒江因港而立,因港而兴。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椒江呈现出开放性和包容性,促进了椒江文化的发展。”地方文化学者楼祖民介绍。
同年,在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文化馆择地中山西路,拆迁红庙后建新馆舍,1991年4月4日落成并举行开馆仪式。整座大楼构造新颖,内部设施齐全,有豪华别致的小影剧场和圆形歌舞厅,还有展览厅、排练厅、培训中心等。
“当时老百姓对文化的需求很大,看到我们来下乡演出很热情,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我们。”金立新回忆。
馆里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每个月会在文化馆外面的宣传橱窗内,展出美术、摄影和书法等作品。每期更新后,橱窗前总是挤满了人。因为大家没有别的地方和渠道去看这些艺术作品,只能围着橱窗欣赏。
现在,宣传橱窗的面积缩小了一半,作用也越来越小了。人们不再挤在橱窗前看内容,而更习惯于用手机看信息。文化馆也顺应潮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辐射带动作用,健全完善了文化馆网站、微信公众服务平台,逐步拓展文化馆数字化服务。去年,区文化馆对椒江区迎春文艺晚会、菊坛芳华越剧名段演出、承办台州市舞蹈大赛等文艺活动进行网络直播,视频点击率总共达到了50余万人次。
同时,为了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区文化馆以下陈街道分馆为试点单位,分别在全区各街道陆续建成文化馆分馆。目前,各文化馆分馆已挂牌成立,老百姓们在家门口也可以享受文化大餐啦。
2019年,椒江区文化馆加大了对农村文化礼堂需求配送,推动“365”公益课堂送基层、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全覆盖服务。加强对文化分馆、农村艺校业务指导以及基层农村民间艺术培训(辅导)基地建设。
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包丰华告诉记者:“去年,文化馆组织了走基层、进社区、送文化礼堂及走亲文艺、基层帮教、演出等志愿活动近500次。馆办团队成果也喜人,馆办团队参加省、市各类文艺展出赛事共获得了10件奖项。”
本地剧种焕发新生机
随着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对文化生活又有了新的需求,对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更高了。
在越剧诞生之前,浙江是乱弹的天下。其中,台州乱弹与绍兴乱弹、温州乱弹、浦江乱弹并称为浙江四大乱弹。台州乱弹起源于清代康、雍时期,全盛时期戏班达到28家,不仅遍布台州各县,甚至在宁波、温州都能听到台州乱弹之音。但是,民国战乱使其濒于湮灭。
1952年,失业多年的老艺人俞宝玉召集各地流散艺人重组了一支名为“黄岩新芳乱弹剧团”的戏班,整理、抢救了100多本传统剧目。但到了1966年,剧团更名、戏装被毁,乱弹再陷低谷。1983年,台州乱弹艺人们排出了《拾儿记》《空花轿》《荒魂》等戏,连连获奖,他们在期待新生,可惜的是,台州乱弹再度遭遇危机。
直至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重新建团,并于2012年更名为现今的浙江台州乱弹剧团。随着绍兴乱弹、温州乱弹、浦江乱弹早已分别更名为绍剧、瓯剧、婺剧,这支乱弹剧团也成了全国唯一一家仍以乱弹为名的剧团。
在老演员们的集体努力下,台州乱弹很快就焕发了新活力。2006年,台州乱弹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多年的起起伏伏,这块“戏曲百花园中独具古韵遗风的活化石”重新活了。
台州乱弹以“文戏武做、武戏文唱”而闻名,唱腔由乱弹、昆腔、高腔、徽戏、词调、滩簧等六大声腔组成,其舞台语言为中原语音结合台州官语。原有剧目三百多曲,其中本家戏“七阁、八带、九记、十三图”尤为著名。
如今,台州乱弹扎根基层、深入观众,以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振兴台州乱弹戏曲艺术为己任,把社会效益放首位,常年坚持“三送”进基层、“四戏”到观众,赢得了老百姓的纷纷赞誉。
“三送”进基层、演出常态化,是指台州乱弹送戏进农村文化礼堂、送戏进校园和送戏进敬老院。
“把戏送到文化礼堂、带到群众身边,让农村的朋友足不出村就能看到地地道道的精彩好戏。去年头两个月,剧团演职人员连轴转,每天都忙碌地送戏下乡,足迹遍及台州的各个县市区近百个村,两个月下来共演出了89场。”台州乱弹当家花旦鲍陈热介绍。
老人们是最喜欢看戏的,他们虽然唱不来,但也能低低哼几句旋律。为了给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欢乐,自2016年以来,台州乱弹的演职人员利用节假日时间,到全市各敬老院、福利院为老人们义务演出。不到三年时间,剧团仅仅在椒江社会福利院就演出了五场。
戏送多了,不少老人成了台州乱弹的“老粉丝”。每次演出结束,老人们都会跑过来拉着演员们的手不放,场面感人至深。
在“三送”进基层中,台州乱弹剧团不光光简单地去各地演戏,同时积极寻求受众对象在“看戏、品戏、学戏、育戏”等全方面的互动。
近几年,台州乱弹剧团复排了15本经典老戏,创排了2部精品大戏和26出折子戏,很多剧目曾在央视春晚、国家大剧院、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场合上演,送戏中,剧团都会首选这些经典、精品的剧目。例如经典折子戏《小宴》自2015登上央视春晚后,送各地演出就累计已达260多次。
艺术之花浪漫盛开
玻雕、台绣,说起这些,就能想到台州椒江,想到吴子熊、应大玉、陈克和林霞。椒江能人辈出,他们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应大玉,台绣艺人。1964年首创全雕绣衣,对台绣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台绣第二代和第三代传人分别是陈克和林霞。
作为台州刺绣第二代传人,几十年的绣衣设计使陈克洞悉行业发展的微妙趋向。早在10年前,他就针对台州刺绣单色秀的不足,设计制作了彩化绣全雕绣衣,这是继承传统素色全雕工艺基础上的创新。而第三代传人林霞从事的是把传统的刺绣元素与时代装饰结合,在拓展刺绣产业空间的同时,更延续和焕发它的文化生命力。
以砂轮作笔,用玻璃作画,是最具有特色的民间工艺之一。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将其发挥到了极致。
椒江的玻璃雕刻工艺始于1959年,当时的海门玻璃厂工人吴子熊、周鑫章等人赴大连玻璃厂学习,回来后试制玻璃刻花,即用砂轮在平面玻璃或酒环、花瓶等器皿上磨刻多种造型的图案。
吴子熊不断创新改革、创造“凹浮雕”“精刻”“细磨”“蒙砂”“抛光”有极强的表现力,利用玻璃不同的光色变幻展开层次的变化,拓展与丰富了传统玻璃艺术雕刻的单一磨刻技法。成名后曾先后赴美、英、法、德、日本、意大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献艺展览,被誉为“一双神手”。
1998年,他举债建造我国第一家以艺术家命名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由吴邦国委员长题写馆名,2004年在台州市中心又新建一座占地15亩,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被列为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坐在砂轮前表演玻璃艺术的雕刻家也从吴子熊、吴刚变成了第三代传承人吴岳。那台其貌不扬的砂轮,在光洁铮亮的台面落满玻璃雕刻中落下的白色砂砾,见证了多位中央领导人对台州技艺的喜爱和赞叹,也见证了玻雕艺术的创新和传承。
除了手工艺,椒江的文学发展也逐渐走上正轨。20世纪80年代,椒江的文艺创作出现了百花争艳的新局面。1985年7月,椒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1991年12月,椒江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召开。
小说、散文、诗歌创作新生面。20世纪80年代,椒江文艺创作力量经过长期积蓄后,出现文学创作的高喷发期。陈志超、钱国丹、王彪、王安林、陈楚、楼祖民,以不凡笔力为椒江的文学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海城社区首届趣味运动会
采访手记:
莫道本土无文化,用心挖掘鸣天下。这是本土文化研究爱好者朱鹏的座右铭,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深以为然。
文学、艺术、群众文化,椒江的文化发展是日新月异的,人们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的文化服务,文化不再是空中楼阁,而像吃饭喝水一样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中。
《我的大陈岛》剧照
图片由各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