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网闻联播  >  悠游浙江  >  风情

缙云:深山里的三人学校

2020年06月23日 09:52:00   来源: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 记者 钭小亚 通讯员 李晓军 朱礼平 

  浙江在线-缙云新闻网6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钭小亚 通讯员 李晓军 朱礼平) 在缙云的“西藏”,有一个宁静清幽的小山村。小山村的至高点,一面飘扬着的五星红旗显得异常醒目,这便是大洋学校木栗教学点。

  与普通小学相同的是,这里的学生每天按照正常作息时间上学、放学。

  而与普通小学不同的是,这所学校没有上课的铃声,也很难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因为,这里只有二年级学生9岁的小女孩王蕾蕾、10岁的小男孩王旭康,和53岁的周曰忠老师“值守”。

  一个老师,两个学生,就是这个教学点的所有人。

  一师两生一讲台

  木栗村距离缙云县城58公里,曲曲折折的盘山路,即使是当地的老司机,仍然不免要在一些急弯处捏把冷汗。

  拐过数不胜数的弯,翻过一座座云雾缭绕的山,经过3小时的车程颠簸,我们终于抵达这所海拔800多米的深山学校,最偏远的教学点。

  一眼看去,整体环境还不错,一幢三层的教学楼是教学点的主体建筑,还有一幢二层食堂宿舍楼。两幢楼之间有一个篮球场。

  教学楼二楼的教室里,除了黑板、讲台和课桌外,后半部分摆放了几个书架,书架中存放着满满的书籍。

  当天上午,记者抵达教学点时正值课间休息,王蕾蕾和王旭康在篮球场的一角,一边荡着秋千,一边开心地说笑,周曰忠则在教室批改作业。

  “阿姨好!”一见到记者,王旭康就热情地打着招呼。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来这里干什么呢……”好奇的王旭康,一下子就抛出了无数个连环问题。还没等我们一一回答完毕,周曰忠从二楼教室的窗户探出头来呼叫,上课时间到了。

  10:55,上午最后一节是语文课。周曰忠声情并茂地在朗读着课文《雷雨》,读到一半时,王旭康举起手提问。

  “老师,什么叫雷雨?”

  “雷雨,是一种天气现象,降水伴随着闪电和雷声,一般发生在夏天。”

  ……

  40分钟的语文课,周曰忠讲得很认真,王蕾蕾和王旭康学得很开心。

  上完课,王蕾蕾开心地与记者聊了起来:“我喜欢读课外书,《狮子和狐狸》说得是美好的东西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我更喜欢数学,语文的汉字太难写了。”王旭康也不甘示弱地抢过话题。

  “你的字写得太难看了,横要横得平一点,竖也要竖得直一点。”尽管王蕾蕾比王旭康小1岁,但在学习上似乎是他的姐姐。

  “好好好,听你的,都听你的。”

  看到真实的他们,远比我想象中活泼、开朗。

  虽然教学点只有三个人,但三人都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来执行:

  上午8点上课,上完两节课后是大课间,11:35放学,吃中饭。下午12:00,学生进教室自修,1:00继续上课,4:30放学,中间还安排了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周曰忠告诉记者,上学期学校还有3个老师,5个学生。因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其中两位代表老师另谋出路了。学校经过走访了解,两名二年级学生王蕾蕾和王旭康,希望能留在教学点学完这个学期的课程。

  原本是个初中老师的周曰忠,就成了这个教学点的“全职老师”。

  语文、数学、品德、体育、音乐……所有小学二年级该学的课程,周曰忠都要上。

  写教案、出黑板报、打扫卫生……所有这些活,周曰忠也都要做。

  每周一早上,是学校固定的升旗仪式时间,必不可少,两个学生轮流当旗手。

  为了缓解孤独感,下课后周曰忠会陪他俩一起玩玩跳棋,打羽毛球,打篮球,既当老师又当玩伴。

  有寂寞,但更多的是责任

  王蕾蕾的家距离教学点不足100米,下课后步行三四分钟就能到家。

  王蕾蕾的奶奶杨四美,今年72岁,患类风湿已有十多年。曾经动过手术,花费了一大笔医疗费,成效不明显。这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常年服药。现在她的双手手指已严重变形,无法正常劳作,因为家境贫困,疼痛难熬时靠吃止痛药来缓解。

  4年前,41岁的父亲王定顺突患脑溢血而被紧急送往医院,经过救治,命是保住了,却留下了后遗症,右手右脚麻木,平常只能依靠拐杖缓慢行走,因此也丧失了基本的劳动能力。

  一家四口就靠78岁的爷爷王品亮支撑着,“我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只能在附近田地种点蔬菜,烧烧饭、干干家务活。”

  王品亮说,大洋学校距木栗18公里,那里教学设施比较完善,但是要住校,也没有班车,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生活上,都没有在这个教学点来得理想。

  王旭康的家,是在木瓜坑自然村,距教学点6公里,他还有一个3岁的小妹妹。妈妈是从湖南远嫁到这小山村,爸妈在家务农,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庄稼地忙活,家庭收入微薄,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

  王旭康爸爸王勇荣告诉我们,孩子还太小,去大洋学校上学,生活上还不能自理,周末来回也不方便。家长去学校附近租住陪读,经济上又不允许。所以,还是选择留在教学点。

  每天早上6:50,王勇荣蹬着一辆三轮车,把王旭康送到教学点。下午4:30放学,他又蹬着三轮车把王旭康接回家。

  “木栗教学点距离大洋学校还有18公里。近年来,山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送到了大洋学校。教学点从2017学年的30多个学生,到2018学年的20多个,到上学期的5个,再到现在的2个。根据家长的意愿,从方便群众的角度考虑,结合家庭困难的实际情况,基于这多方面的因素,暂时保留着这个教学点。”大洋学校校长王加尧说。

  一个老师只教两个学生,这种“一对二”的教学,对很多城里人来说求之不得,但在穷乡僻壤的小山村里却成了现实。

  周曰忠的老家在新建,孩子已经上大学。妻子是仙都中学的寝室管理员。

  每周五傍晚,周曰忠骑着一辆电动车,从木栗教学点风尘仆仆地跑3小时,到仙都中学,与妻子团聚。

  每周一早上,周曰忠5点出发,骑车返校。

  两位学生的午餐吃得是政府补助的营养餐,他先到达大洋镇所在地前村,把一周三人所需的菜给备足了,放在菜店里。再接着骑车回教学点,等待大洋学校的车把菜给送过来。

  三人的午餐,合在村里9个幼儿的幼儿园,有阿姨帮着烧,这样就解决了周曰忠烧饭的难题。

  “虽然条件艰苦,有时也会觉得无聊、寂寞,但更多的是责任。一看自己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感觉还是很有成就感。”周曰忠开玩笑说,“这里是世外,但不是桃源。山里的生活别有一番滋味,景色宜人,空气清新,村民也很热情。晚饭后,天气好的话,我就去大山里走走路,爬爬山。”

  晚上,备好所有的课程后,周曰忠就在学校的网络教室上上网,与爱人聊聊天。

  只要有学生就得有老师

  走出校门,记者看到木栗村年逾八旬的老人王明理,正坐在学校门口旁边的石板上休息。于是,我们聊起了学校的变迁,老人如数家珍。

  “木栗小学的前身为熙和乡第二小学,创办于1944年,解放后改为木栗中心小学。我清楚记得,这幢教学楼是2000年美国唐氏基金会资助建的,亲眼看着一天天增高的教学楼,对孩子们的未来充满无限希望。2004年建成篮球场,2005年学校食堂宿舍楼竣工,改建了大门。我的孙子孙女们都是在这里上的小学,想想不容易啊。2008年乡镇规划调整,木栗乡撤并大洋镇后,小学改为教学点。”他感慨颇多,之前村里孩子多,两年前教学点还有30多个小孩。村里的年轻人走出大山去打工,赚到钱就在山外买了房,孩子们也都在外面读书了,现在就剩2个了,“到下半年9月份,就没有新学生了。没有了学生,教学点也就留不住了。”

  对于教学点未来的去留,周曰忠说,从利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考虑,应该让他们早日进入大洋学校,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开阔孩子视野、培育发展潜力,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过他表示,只要教学点还在,不管有多少学生,课还是得好好上。所以上课之余,周曰忠除了批改作业外,把大量时间用来备课。

  王加尧告诉记者,大洋学校的老师们起早摸黑,兢兢业业;大洋学校的学生们淳朴可爱,勤奋苦学,这种吃苦耐劳、勤教乐学的精神就是真正的大洋学校精神。凭借着这种精神,学校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只要有学生,就得有老师。”周曰忠也说,教书育人本是一份职业,不管在哪教,教多少人,都得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

编辑:陈革林

网站简介 | 网站律师 | 版权声明 | 广告刊登 | 技术支持 | 联系我们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