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兰溪新闻网9月28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沈冰珂 朱彦轩)今年的国庆节喜逢中秋节,双节同庆,自然是十分热闹。作为应景的月饼,也格外不寻常。馅料和工艺的细小差别,让月饼从口味到口感上差别万千,在广式莲蓉、苏氏鲜肉、港式饼皮、台式桃山皮等口味中,兰溪人还是好这一口本地的土月饼——芝麻馅与酥皮,饼皮外盖有红印,一筒10个,才是分外熟悉的模样。
在兰溪辅仁路一家传统糕点店里,既是店主也是月饼师傅的邹崇亮,从他师傅的手中传承传统月饼手艺已有12年,而他师傅已做了27年的传统糕点。随着时代的变化,他在师傅的基础上,改进了原材料与配方,让月饼更加贴合人们的需求。
一间店面,由夫妻二人经营着。干净的后厨,是邹崇亮施展手艺的地方。猪油揉进粉里,淡黄色的面团,越揉越软。擀制时,加入一层酥油面,层层擀起,成了月饼外皮的起酥。揉成长条,再用塑料袋封好,防止表皮水分蒸发。
接着,是制馅。土月饼的馅料称为麻沙,主要原料是芝麻。对于芝麻,邹崇亮颇有研究。“最好的是本地产的土芝麻,芝麻表皮光滑饱满,虽然粒小,但炒熟后,芝麻的香味都钻到了芝麻‘肚’里。等到磨成芝麻粉,所有炒制时候的香味,顷刻间全部释放,特别香。”邹崇亮说。
介绍馅料的时候,邹崇亮也没闲着,在炒熟的芝麻粉里加入白糖、麦芽糖、食用油等配料,与之拌匀,满屋子都是芝麻香气。然后,把馅料搓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球,外层包上酥油皮,在模具中定形,盖上红印,便可放入烤箱烘烤。
十几分钟的时间,一个个月饼便在烤箱中完成生与熟的转变。一粒粒的白糖经过水和油的溶解,在烤箱中受热后,呈现出半融化的状态,带给月饼一种软糯而沙沙的口感。
中国自古就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也因此被称为中秋饼。月饼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宋朝,北宋时期,月饼被称为“宫饼”,起初在宫廷内流行,后来传入民间,俗称“月团”“小饼”。苏东坡曾在诗中记载:“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现在看来,这大概是土月饼最早的记载,外层酥皮包裹着馅料中的饴糖,香酥甘甜,回味万分。
月饼出炉,香味四溢。早已融进酥皮的猪油没有半分腥气,芝麻香透过酥皮外溢出来,让人忍不住多闻几下。掰开月饼,芝麻馅与酥皮黑白分明。咬一口,酥软香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
每年中秋前夕,是邹崇亮最为忙碌的时候。“今年的月饼从9月1日开做,除了在兰溪本地销售,还包装好发到外地去卖。等到了中秋节前一两天,就是月饼销售的高峰期了。那个时候卖都来不及。”邹崇亮说,他一天要做50斤面粉,大概有4500个月饼。秉承着“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的理念,他家的月饼很受顾客欢迎。
无论是京式、广式,还是潮式月饼,在中秋月圆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品尝,更体现了一种文化。万家灯火之下,种类丰富的馅料包裹于精致的糕点中,一口醇香,一口咸鲜,吃下的都是对团圆幸福的美好祈愿。